七年级语文上册第16课《诫子书》诸葛亮课文全解
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(234),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,诸葛亮一生为国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,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,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。《诫子书》属于家教、家训一类性质的书。这一种家教、教训作为
这篇文章当作于蜀汉后主建兴十二年(234),是诸葛亮晚年写给他八岁的儿子诸葛瞻的一封家书,诸葛亮一生为国,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。他为了蜀汉国家事业日夜操劳,顾不上亲自教育儿子,于是写下这篇书信告诫诸葛瞻。《诫子书》属于家教、家训一类性质的书。这一种家教、教训作为
夫君子之行,静以修身,俭以养德。非淡泊无以明志,非宁静无以致远。夫学须静也,才须学也,非学无以广才,非志无以成学。淫慢则不能励精,险躁则不能治性。年与时驰,意与日去,遂成枯落,多不接世,悲守穷庐,将复何及!
诸葛亮是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、军事家和文学家,其“鞠躬尽瘁,死而后已”的忠诚形象深入人心。作为蜀汉丞相,他不仅是智慧的化身,更是道德与品格的典范。这种崇高的历史地位,使得他的家训更具权威性和影响力。